心有边界,爱有温度:青春期课题分离与善意沟通指南(教案和学习单)
VIP免费
心有边界,爱有温度
—— 青春期课题分离与善意沟通指南
一、设计理念
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 “科学性与实效性结合” 原则,以阿
德勒 “课题分离” 理论为核心,通过体验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我的课题” 与
“他人课题” 的边界认知。强调在边界划分中融入理解与善意,打破 “分离即冷
漠” 的误区,引导学生在减少心理内耗的同时,以温暖姿态构建健康人际关系,契合
青春期学生社交困惑与自我认同发展需求。
依据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课题分离理论,帮助学生明确责任边界以减少人际焦虑 ;
结合发展心理学中青春期 "自我认同需求强烈、易受他人评价影响" 的特点,通过体
验式活动构建积极自我概念;融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在边界建立中强调尊重与善
意,促进学生在 "被理解" 的氛围中实现心理成长,契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纲要》中 "科学性与实效性结合" 原则。
初二、初三学生(12-15 岁)处于青春期社交困惑高发期,自我认同发展需求强
烈,易受他人评价左右,常因过度在意同伴看法、陷入人际讨好或过度介入他人课题
而产生心理内耗,亟需在寻求独立与维持良好人际关系间找到平衡,本课程通过贴合
其生活场景的体验式活动,帮助其建立边界认知与善意沟通技巧。
二、教学对象
初二、初三学生(12-15 岁,青春期社交困惑高发群体)
三、教学时间
40 分钟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 “课题分离” 内涵,能通过 “后果承担者” 判断课题归属,
明确有温度的分离是尊重而非冷漠。
技能目标:运用 “双圈模型” 应对社交焦虑,学会用温和语言拒绝不合理请求 ,
区分 “他人评价” 与 “自我价值”。
情感目标:建立 “自我优先” 的心理安全感,体验边界清晰带来的轻松感,感
受善意沟通下的人际关系舒适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 “课题归属判断标准”,学习 “温和而坚定” 的沟通话术。
难点:克服 “被否定恐惧”,在实际场景中平衡自我需求与他人感受,避免将
“分离” 等同于 “冷漠”。
六、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
分组:6-8 人小组,围坐便于讨论与演绎。
七、教法与学法
情景教学法 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法 情景演绎 直观演示法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热身活动 —— 情绪遥控器:感知评价的力量(5 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声音,这些声音会如何影响我们呢?
先来做个有趣的动作游戏。”
操作:
学生站立,教师描述场景(如 同桌说你新买的笔很丑“同学说你‘太安静’”
“老师表扬你作业认真”“看到好朋友和别人成为闺蜜”“发现学霸同桌在偷偷刷
题”“父母离婚”......),学生用动作回应:
受影响→双手举高作 “被牵制” 状;
不受影响→双手叉腰作 “自信站立” 状。
提问引导:“为什么同一句话有人受影响,有人不受影响?”
“别人的评价是如何‘遥控’我们情绪的?我们能否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肢体体验直观呈现 “他人评价与自我情绪” 的关系,自然引出
“课题分离” 概念,为后续理论学习铺垫。
环节二:认知建构 —— 解码课题分离:双圈模型初认知(8 分钟)
过渡语:“刚才的活动让我们发现,情绪容易被他人评价左右,那如何才能让自
己更轻松呢?接下来通过一个视频,一起认识‘课题分离’这个心理工具。”
操作:
播放视频《课题分离:停止过度讨好的人生》,
讲解课题分离的定义
教师:“如果朋友让你陪他撒谎请假,你的课题是什么?他的课题是什么?怎样
拒绝既坚定又不伤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案例具象化理论,借助 “双圈模型”(我的课题 / 他人课
题)建立认知框架,初步渗透 “温暖拒绝” 的沟通理念。
环节三:实践探索 —— 情景剧场:边界探索与温暖表达(12 分钟)
过渡语:“理论需要实践检验,现在我们进入‘情景小剧场’,看看这些校园场
景中,课题如何划分,又该如何有温度地沟通。”
分组讨论(5 分钟):选择一个情景(如 “同桌让你考试传答案,拒绝怕被孤
立”“班委分配任务时你有不同意见”“朋友让你帮他值日”),讨论:
谁承担后果?课题归属是谁?
过度介入他人课题会让自己陷入什么困境?
用 “温和而坚定” 的语气,试着说一句拒绝的话。
情景演绎(7 分钟):
每组抽取场景编排微短剧,重点呈现 “课题越界” 的内心纠结与 “有温度分
离” 的沟通细节(如眼神交流、礼貌用语)。其他组猜测 “越界点”,并点评 “温
暖沟通” 的亮点。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将抽象理论转化为行动,在观察与演绎中强化 “后果判
断课题” 的标准,学习 “我理解你的需求,但我的原则是……” 等沟通句式。
环节四:模型固化 —— 画个边界圈:可视化课题分离(8 分钟)
过渡语:“刚才的演绎让我们看到,课题分离不是一刀切,而是像两个相交的圆,
既有边界,又有温暖的交集。现在用板书帮大家理清思路。”
板书演示:
画两个相交的圆,左圈标 “我的课题”(学习、情绪、选择,后果我承担),右
圈标 “他人课题”(他人评价、他人选择,后果他人承担)。
相交处标注:“用‘理解 + 拒绝 + 共情’处理交集”(例:“我知道你需要帮
助,但这是你的作业,我相信你能独立完成”)。
提问:“父母抱怨‘你不如邻居家孩子’,课题如何划分?如何回应既坚守自我 ,
又让父母感受到尊重?”
引导回应:“父母的期待是他们的课题,我的努力是我的课题。可以说‘谢谢爸
声明:由于班主任教研资料网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
-
诚信考试:纵有考试分秋色,需以诚信见英雄(附讲稿)VIP免费
2025-10-31 0 -
诚信考试,诚实做人VIP免费
2025-10-31 0 -
规范答题,诚信应考VIP免费
2025-10-31 0 -
诚实做人诚信考试VIP免费
2025-10-31 0 -
行为习惯的养成——校园诚信考试主题教育VIP免费
2025-10-31 0 -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VIP免费
2025-10-31 0 -
诚信考试 拒绝作弊 诚信和成绩都同样重要VIP免费
2025-10-31 0 -
诚信考试主题班会VIP免费
2025-10-31 0 -
规范答题 诚信应考VIP免费
2025-10-31 0 -
诚信是金VIP免费
2025-10-31 0
作者:波浪滔
分类:班会(行为)
价格:4班币
属性:7 页
大小:22.0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