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及工作制度
VIP免费
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及工作制度
为切实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
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师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
失,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心理危机干预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校长
副组长:德育副校长
组员:德育主任
(二)工作小组
组长:德育校长
副组长:德育主任以及副主任
组员:心理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
二、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一)危机干预对象
1.在校心理健康普查中筛选出来的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
2.由班主任推荐或者主动前来咨询的学生,有以下情况者:
由于学习基础和能力差,从而导致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
生;
生活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
(亲人死亡,父母的离异,父母下岗,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机(性伤害,
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 、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
等其他突发事件)的学生;
性格内向孤僻、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当众受辱、受惊吓、与同
学发生严重人际冲突而被排斥、受歧视的学生、与老师发生严重人际冲突的学
生;
青春期情感问题,如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
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已诊断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
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二)心理危机筛查和评估制度
1、筛查工作
筛查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学校的心理教师、德育志愿者、班主任、心理委
员、学校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筛查分为静态普查和动态筛查两种方式
的结合。开学初期对新生进行心理量表测评(静态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
个别心理咨询及班主任、心理委员的平时观察(动态观察)进行综合评估筛查。
2、评估制度
在完成了学生心理问题普查后,对筛选出来的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危再
次进行评估,确定学生心理危机类别。学校的危机评估小组由心理专职老师、
德育志愿者和各班班主任组成。采用面谈的方式,根据《中小学心理评估访谈
提纲记录表》进行访谈。
根据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将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氛围三大类。
我们将第二与第三类学生纳入了学校心理高危学生名单,予以重点关注
与追踪。
危机类别 定义 处理方式
一类一般心理危机,主要是指在心理
普查或者心理辅导中发现的有轻
微心理问题的学生;或在学习或
生活中因适应困难、人际失调、
情感受挫等原因出现轻微心理或
班主任及时掌握这些学生
的情况,但不需要备案,
心理老师进行咨询干预。
摘要:
展开>>
收起<<
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及工作制度为切实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师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一、心理危机干预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德育副校长组员:德育主任(二)工作小组组长:德育校长副组长:德育主任以及副主任组员:心理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二、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一)危机干预对象1.在校心理健康普查中筛选出来的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2.由班主任推荐或者主动前来咨询的学生,有以下情况者:由于学习基础和能力差,从而导致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
声明:由于班主任教研资料网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作者:融通四
分类:心理健康
价格:4班币
属性:8 页
大小:132.54KB
格式:DOCX
时间:2025-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