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表达心理课
VIP免费
小学生感恩表达心理课
一、教学理念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己有经验来认识、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
的一种教学方式。
目前较为公认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启动体验;设计问题,激活
体验;交流感悟,升华体验;评价反思,践行体验。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体验式教学模式为
依托,通过活动设计和学生分享以及教师提问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
生在活动中深化体验和感悟,达成教学目标。
(二)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张以积极的视角看待自身、他人乃至社会,
着重激发每个人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由积极心理学引申出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
育强调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和他人的美德与优势,并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去积极生活,体
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体验幸福生活。本课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感恩品质,在教学
活动设计中强调引发学生的积极体验,与当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潮相吻合。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修订)》,以“学会体验情绪并
表达自己的情绪”的要求为背景,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培养健
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的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修订)》
《纲要》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要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开朗、合群、自
立的健康人格。本课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选取感恩这一主题,通过让学生感受感恩的力
量、练习感恩表达的方法,并能真诚地表达感恩之情,有助实现上述纲要的培养要求。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指出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自主发展强
调积极的心理品质,这要求把积极情绪和积极的人格特质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而在小
学阶段,宜侧重积极行为习惯及积极情绪的教育主题。
(三)理论依据å
å1、感恩
“羊跪乳,鸦反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些表述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
来就倡导和重视感恩教育。近年来,由于积极心理学思潮的推动,感恩迅速成为心理学研
究关注的焦点。感恩是一种亲社会的特质和状态,它促使个人做出亲社会行为,以回报他
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帮助(Monica Y. Bartlett, 2006)。拓展—建构理论(Fredrickso,
2001)指出:感恩可以使关键心理资源得到积累和巩固,并拓展人的注意力及思考力;消
除正在蔓延的负向情绪状态,从而引起内心美好的感受。对于小学生而言,感恩能很大限
度地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与个体处理各种负性情绪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主观幸福感。
感恩是双方互动的产物,感恩表达即受惠者向施助者表达自己由于受到帮助而产生的感谢
之情 (Grant & Gino, 2010)。感恩表达可以促使个体更加积极、乐观地评价自己的生活。
Poelker & Gibbons(2018)对于感恩表达的研究表明,感恩表达的类型有以下三种:口头表
达:通过口头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具体表达:这种感恩表达方式则“更以自我为中心”,
即儿童通过给予自认为有价值的物品或做某些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来向他人表达感恩;联系
表达:最接近美德的感恩表达类型,儿童通过给予施恩者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来回报,这一
方式需要儿童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从而表现出互惠行为。
综上所述,本课以感恩表达的三种类型作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感恩、学会
表达、体验幸福。
2、非暴力沟通的感恩表达å
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列举的表达感恩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对方做了什么
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我们的心情怎么样?本课通
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总结非暴力沟通中感恩表达的方法,并以此为依据练习口头表达。
(四)选用教材
本课以教材《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俞国良主编)中的第十
二课“关爱中的我,感恩的心”为依据进行设计。
(五)全课框架(40 分钟教学设计)
本节课程分为“初识感恩、探索感恩、实践感恩、总结感恩”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初识感恩,即体验式教学中的“创设情境,启动体验”。通过游戏环节,引
入本课主题,初识感恩表达。通过学生分享讨论初识感恩表达,分别从感恩对象及感恩
方式作为切入点,展开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探索感恩,即体验式学习中的“设计问题,激活体验”。通过绘本共读、教
师分享和学生总结让学生探索感恩对象引导学生发现那些平时忽视的感恩。通过观看贴
近学生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领悟非暴力沟通中表达感恩的方法,为后面的实践感恩做
铺垫。å
第三环节:实践感恩,即体验式教学中的“交流感悟,升华体验”。让学生根据上一环
节讨论出的感恩表达方法,并写出相应的事实、结果和感受,练习口头表达;通过“想
一想”帮助小张同学解答困惑,练习联系表达和具体表达;制作感恩花束,使学生进行
实践和运用,加深理解。最后将本环节所学内容总结成为三句口诀,师生共读。å
第四环节:总结感恩,即体验式教学中的“评价反思,践行体验”。师生共演歌曲“听
我说,谢谢你”,将主要教学内容“事实、结果和感受”融入歌曲中,师生共唱,运用
音乐艺术使学生获得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对象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一年龄的学生在认知发展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
特征,其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思维较为活跃,且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
展,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往逐渐深入,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
地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的反馈。
摘要:
展开>>
收起<<
小学生感恩表达心理课一、教学理念(一)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己有经验来认识、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较为公认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启动体验;设计问题,激活体验;交流感悟,升华体验;评价反思,践行体验。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体验式教学模式为依托,通过活动设计和学生分享以及教师提问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体验和感悟,达成教学目标。(二)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张以积极的视角看待自身、他人乃至社会,着重激发每个人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由积极心理学引申出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让...
声明:由于班主任教研资料网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作者:只言片
分类:班会(行为)
价格:2班币
属性:6 页
大小:1.49MB
格式:DOCX
时间:2025-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