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已知愁滋味:青少年抑郁症家长讲座(教案)
VIP免费
稿件名称 《少年已知愁滋味——青少年抑郁症家长讲座》
课程信息
包括准备道具、场地要求、学生年龄段等
道具:PPT 课件
场地要求:现场讲座
授课学生:中学生家长
设计理念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 至 34 岁青年是人群
中最焦虑的群体,2020 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 24.6%,其中重度抑郁为
7.4%。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大杀手,然而绝大
部分青少年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所以向家长普及青少年抑郁症,
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刻不容缓。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青少年抑郁症专题讲座,希望家长能够认识到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危
害,青少年抑郁症的成因、症状特征,能够区分抑郁症和青春期心理特征,
消除青少年抑郁症常见误区,了解抑郁症的防治策略。
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
题目 少年已知愁滋味——青少年抑郁症父母指南
开场白:
各位家长下午好,很开心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在这里占用
大家宝贵的时间来谈一个稍有些沉重的话题——青少年抑郁症。
我希望我们今天拿出时间和勇气直面这个话题,为的是以后我们
的孩子不要遭遇这样的痛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父母好好学
习,孩子天天向上”,同样的,家长越是了解青少年心理问题,
孩子越能健康快乐成长。希望我们多一个家长了解抑郁症,就能
少一个在少年在花季凋零。
初步认识青少年抑郁症
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也能察觉,近几年抑郁症这个词越来越
频繁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可能您的身边就有受抑郁症困扰的亲
友,谈起成年人的抑郁,我们会说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行业间
内卷严重,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再遇上中年危机,压力可想
而知,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得抑郁症。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还是
忽略了一个事实,抑郁症已经将它的魔爪伸向我们的孩子,抑郁
症越来越走向低龄化!甚至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我都不敢相信
居然有这么多的孩子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我们来看一些数
据,国家卫健委去年将青少年列入抑郁症的重点高发人群。《中
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 至 34 岁青年
是人群中最焦虑的群体,2020 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
24.6%,其中重度抑郁为 7.4%。这些数字真的是令人触目惊心。
在刚刚过去的 10 月10 号世界精神卫生日,央视推出了一部系列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第一集讲的就是青少年抑郁症。
我们先来一起看一下这个短片,来接触一下真实的青少年抑郁症
群体。
播放视频 4 分 48 秒
青少年抑郁症的成因
好,看完这个短片我们可能会对青少年抑郁症有一个相对直
观的了解。同时我们一定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他们
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得抑郁症?从我们家长的角度看,青少年不应
该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了吗?他们能有什么压力呢?他们生活中
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事呀!
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您所想。青少年时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狂
风暴雨时期,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就像蚕
蛹破茧成蝶,这个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他们面临了巨大的挑
战,同时面临很多危机,他们需要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关心关注,
但又不允许我们过多的插手他们的成长,就像蚕蛹在蜕皮时外力
的帮助只会害了它,青春期父母过多的插手只会影响孩子自我的
发展,所以他们只能独自面对成长的挑战。他们不仅要面临身体
和心理的快速发育带来的各种变化,荷尔蒙分泌带来的情绪波
动,还要担负高强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应对日益严峻的亲子冲
突,和敏感的人际交往,所有问题好像一下都涌上来等着青少年
们去处理,而此时的他们由于大脑皮层并未发育成熟,情绪控制
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待提高,所以我们大人认为的小问题,
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个坎,每天面临着各种挑战,精神高度紧
张,这个时候如果再有一个外部打击比如被同学误解孤立,出现
情感问题,或者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严重
的就会发展成抑郁。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漫画来直观了解青少
年时期面临的种种压力。请大家扫码自行在手机上观看(整个音
乐)
(整个二维码)
暂停 2 分钟,
我们看到容貌焦虑、孤独、校园欺凌、学业压力、家庭矛
盾、父母否认、老师误解这些都会成为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发因
素,这些生活中琐碎的细节,我们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会像一
根根刺一样,刺痛孩子们的内心,刺多了,就绷不住了,抑郁症
就会找上来。
好,我们了解了青少年抑郁的成因,下面我们最想知道的就是,
我该如何判断我的孩子有没有得抑郁症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
片来了解一下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的症状特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5411772Q?
p=1&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essio
n_id=9e49d1e2-4b9e-4dbb-93a8-
5e1f4465c0e7&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tamp
=1635484913&unique_k=nM4YUM
症状特征:持续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达两周以
上、二焦虑恐惧,三思维下降记忆力下降、四情绪消极悲观厌
世,内疚自责、五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或者嗜睡,六食欲减退或暴
饮暴食。这是抑郁症常见的症状表现。
但是青少年的抑郁症还有他独特的表现。
青少年抑郁症与成人抑郁症的比较
易激惹或愤怒情绪。
与成年人的抑郁症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通常以愤
怒情绪为主,而不是悲伤为主。患抑郁症的青少年可能会脾气暴
躁、充满敌意,容易沮丧或暴怒。
第二、难以解释的躯体疼痛。有些孩子经常会说自己这里不舒
服,那里不舒服,你带他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原因,如果这种
不舒服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抑郁症的原因。
第三,对批评极其敏感。 患抑郁症患的青少年常常觉得自己不
够优秀,一无是处,这个时候他们内心其实是渴望鼓励和认可
的。如果我们的父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是向以往一样用打压
批评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就会触碰到他们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青少年抑郁症在识别上还有一个困难就是,我们上次讲的青
少年情绪特征和抑郁症的很多症状都有相似性,比如情绪波动
大,莫名其妙的烦恼忧愁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容易冲动,
这些既是青春期的特点,也可能会是抑郁症的症状,那如何区分
呢,就是看持续时间,如果以上症连续状持续 2周以上,这两周
里你发现或了解到你的孩子几乎每天都处于上述情绪当中,那么
作为家长就要引起重视。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精神科进行诊断治
疗。
家长应如何看待青少年抑郁症?
如果孩子有患抑郁症的风险或者已经确诊抑郁症,我们家
长该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疾病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误
区,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够避免。
1.“抑郁症不是病,就是太懒、矫情或者心理脆弱,没必
要看医生。”
这是我们普通人一提到抑郁症最常见的想法,抑郁症
是 一 种 会 影 响 情 绪 、行为 以 及 身 体 健 康 的 一 种 真 实 的疾
病。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抑郁症存在生理因素的病变,抑
郁症患者的脑部神经会发生变化,这种病变导致了抑郁症
状,不是他主观想不开造成的,这是他控制不了的。
我们常常会混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我们每个人都体
会过抑郁情绪,当你生活中遇到不不开心的事,比如工作
压 力 , 人 际 矛 盾 ,亲人离世, 这 些 会导 致 我 们 的 抑 郁 情
绪,抑郁情绪一般事出有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
事情的解决慢慢的就消散了,而抑郁症与抑郁情绪有着本
质的区别,抑郁症不是简单的负性生活事件造成的,他的
成因是非常复杂的,可能你生活的好好的抑郁症也会突然
找上门来,让你的人生一下子陷入黑暗,他会先攻击你的
情绪,然后攻击你的身体,让你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失去
兴趣,并且患有严重的身体症状,抑郁症患者自己也不想
这 样 , 他们 也 想 走 出 来 , 可 是 他们 的身 体 机能受到 了 摧
残,他们做不到了。这个时候特别 需 要 身 边 的 人 能 理 解
他,至少能承认他正在遭受痛苦,这份痛苦不是他们自找
的。他们并不想这样,就像突然遭遇车祸骨折的人,他们
也想出去但是他们腿折了,走不了。
身体疾病我们能看到,心理的疾病是我们肉眼看不到
的,看不到,并不代表没有,更不会因为忽视其存在而有
所改善。所以面对抑郁的孩子,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承认疾病的存在。抑郁症患者最难过的就是自己真实的痛
苦不被人看到且不被承认,这比抑郁症本身对他们的伤害
还要大。
2.“孩子得了抑郁症,这辈子算是完了。”
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而且治愈率高达80%。即便是
还没有痊愈,患者也可以带着抑郁症继续生活下去。许多患
抑郁症的人,他们都可能在学习、工作上取得了巨大成果,
例如美国总统林肯、英国首相丘吉尔、风靡全球的《哈利波
特》系列小说作家J.K.罗琳、还有著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
歌手杨坤、韩红、张杰等等他们都是最好的证明。在《丘吉
尔的黑狗》一书中,就给出了解释:抑郁症有极强的破坏作用,
但它同样具有巨大的正面作用。抑郁症的本质是跟自身的内在做
斗争,随之产生的痛苦虽可能湮没患者,但也可能唤醒他们强大
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所以孩子得了抑郁症,我们也不必过于悲
观,他们一样可以有非凡的人生。人是有能力带着问题继续生活
的。
3.“天天都活蹦乱跳的,怎么可能是抑郁症。”
并不是得了抑郁症就一定会表现得内向、孤独。有一
种抑郁症叫做微笑抑郁症,他们会带上微笑的面具,会试
图掩饰其抑郁症状,但是他们的内心非常痛苦,他们不想
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表露出来,所以,他们会给别人呈现出
一个乐观向上的印象,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内心没有和负
面想法苦苦挣扎。我们就见过一个微笑抑郁症的孩子,他
是班长,平时表现的特别懂事,有礼貌,见到校园里的每
一个人老师同学和其他校工都热情礼貌的打招呼,和同学
说说笑笑打成一片,有领导力,办事能力也特别强。但是
这个孩子有很严重的抑郁症,他把痛苦都隐藏在了笑容的
背后。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敏锐的察觉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果他需要在外面带上面具,请给他足够的包容和爱,让
他在父母面前卸下伪装,展露出他不完美的真实的样子。
4.“孩子抑郁症我们却什么都不知道,作为家长太不称职
了。”
孩子得了抑郁症,做父母的也不必太过自责,像我们
前面讲到的,抑郁症是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多方面因素
造成,不是家庭教养方式一个原因导致的,青少年抑郁症
又和青春期心理特征十分相似,容易被忽视,再加之有些
孩子会隐藏他们的痛苦,带上微笑的面具,所以能及时察
觉到孩子的抑郁症状并非十分容易。没有察觉,并不一定
代表就是父母的错误,或者说父母就是失败的教育者。因
为在座的家长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而现在的孩子已经和我
们小时候不一样了,孩子的很多问题是我们预料不到甚至
想象不到的,孩子出了问题家长不要忙着自责或者互相抱
怨, 也 没 有 必要 不 停的寻根究 底 探 索到底是哪里 出 了 问
题,抑郁症的成因非常复杂,这是一个医学难题,我们要
做的就是接纳他,接纳我的孩子现在患上了疾病,然后积
极的寻求专业帮助,陪伴孩子一起面对这个难题。
5.“抗抑郁药有副作用,千万不要吃。”
大众可能会对抗抑郁药存在一些误解,比如会成瘾、
会改变人格、会终身服药等等。真实情况是,服用抗抑郁
药并不会导致成瘾。而且,我们前面说了,抑郁症是一种
真实的疾病,生病吃药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另外,
抗抑郁药只是会将孩子的情绪调整至一个相对正常、可控
的范围,并不涉及人格。大多数孩子在积极配合治疗、遵
循医嘱服药的情况下,在停药后如果能够回归至一个较为
良好 的 社 会 适应状况,则无 需 继 续 服 药。尤其 要 注 意 的
是,服药的时长和剂量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家长或孩子不
可擅自减药或停药,以免造成病情恶化或反弹。
最后,假如孩子真的有患抑郁症的可能,家长难免会着急
担忧,但是再着急,下面的话请切记不要说出口,因为这
些话像一把刀子,他们的杀伤力甚至比抑郁症疾病本身更
严重。不要让这些话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别天天说自己抑郁,我看你就是偷懒不想好好学习。
改:我也发现你最近状态不好,你需要休息一下吗?
孩子不努力不是他故意偷懒,是真的没有力气学习,抑郁
症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和记忆力,抑郁状态下的孩子就和高
烧时一样,孩子生病了你不会逼他学习的。
2 是你想太多了,看开些就好了。
这样的劝说只会让孩子更愧疚,他也很难过自己为什么看
不开。
改:你想到什么会觉得开心一点,我们一起去试试吧。
3你想过我们吗?你这样让我们怎么活?
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无力感转嫁给孩子,抑郁症的孩子
已经承受太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承受不住来自父母的崩
溃了。
改: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让我们慢慢了解你,学会理解
你可以吗?
4 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连工作都不要了,你能不能为
我们考虑一下?
其实得抑郁症的孩子大多是非常善良的,他们善于为他人
着想,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成为别人的负担,害怕给别人添
麻烦。这样的话很容易让他们陷入深深的自责。
改:这些年你一定吃了很多苦,我们都知道的,很抱歉在
你最难的时候没有陪在你身边,以后不管多难我们都会陪
在你身边。
如何预防青少年抑郁症
最后我还想跟各位家长聊一聊如何帮助孩子预防青少年抑
郁症。第一,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让你的孩子敢于对你
说真话,愿意对你说心事。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转变亲子沟
通的模式,将以前指导式、命令式的沟通改为帮助式、倾
听式的 , 不 要 再教 孩 子 怎么做事, 而 是 多 听一听他的想
法,在他遇到困难向你求助时再去提供建议。比如当孩子
跟您倾诉他在学校遇到的人际关系烦恼,有些家长还没有
听完就劈头盖脸一顿指责,怎么就你总遇到这样的事,肯
定是你不对,你得怎样怎样,这样的反馈多几次,孩子就
不愿意把他的困惑说给你听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孩
子一回家就把自己锁在房间,什么也不跟父母讲。第二,
跟孩子聊天,别只会聊学习。有些家长跟孩子聊天,三句
话不离学习,孩子在学校天天学习已经很累了,我们换位
思考,您回到家也不希望家人跟您说的都是工作吧。学习
的事等他主动跟你聊的时候再给予鼓励肯定,比如孩子回
来主动跟你提起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考了班里前10 名,这
个时候才是你要跟她聊学习的最好时机,不要问第一名是
谁,你跟人家差多少分,而是肯定孩子的进步,再问问他
是怎么取得的进步,肯定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好孩
子是夸出来的。不聊学习,可以跟孩子聊聊他学校里发生
的有趣的事,他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这一周在学校最开心
的瞬间等等,让孩子觉得和你聊天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家长能像朋友一样倾听他。第三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
除了学习之外,至少有一件热爱的事,这件事可以是球类
运动、乐器演奏、书法绘画、汉服、演讲辩论等等,不要
以学习为理由让孩子放弃所有爱好,至少留下一样在他学
习累的时候可以沉浸其中,更不要看不清孩子的兴趣,觉
得他喜欢的东西没有意义,其实兴趣爱好最大的意义就是
调剂生活,当孩子觉得生活无趣的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的时
候,能有一个东西激发他对生活的热情,这就够了。最后
一 点 鼓 励 孩 子 多 参加运动,运动对 人 的 好 处 实 在 是 太多
了。精神科医生曾坦言,运动是最好的抗抑郁药,它对抑
郁的作用比药物还要明显,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运动
还可以改善改善大脑,使我们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
好,以上就是我想和各位家长分享的内容。希望家长
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当然也希
望我们在座的家长也能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的心
理健康,因为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照顾孩子,
声明:由于班主任教研资料网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
-
幸福在我身边VIP免费
2025-11-02 1 -
遇见赞美,让心花怒放(附视频)VIP免费
2025-11-02 1 -
挖掘优点,助我乘风破浪VIP免费
2025-11-02 0 -
赞美的感觉真好VIP免费
2025-11-02 0 -
和老师做朋友VIP免费
2025-11-02 0 -
人际交往:有话好好说(附教案)VIP免费
2025-11-02 1 -
人际交往:开出友谊的新花朵(逐字稿,附板书)VIP免费
2025-11-02 2 -
倾听:请你认真听我的声音VIP免费
2025-11-02 1 -
人际交往:增强人际吸引力(逐字稿,附板书)VIP免费
2025-11-02 1 -
倾听和回应:把话装进耳朵里(附教案和视频)VIP免费
2025-11-02 1
作者:材疏志大
分类:心理健康
价格:2班币
属性:11 页
大小:31.27KB
格式:DOCX
时间:2025-11-03
相关内容
-
人际交往:有话好好说(附教案)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人际交往
格式:PPTX
价格:6 班币
-
人际交往:开出友谊的新花朵(逐字稿,附板书)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人际交往
格式:DOCX
价格:3 班币
-
倾听:请你认真听我的声音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倾听
格式:PPTX
价格:5 班币
-
人际交往:增强人际吸引力(逐字稿,附板书)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人际交往
格式:DOCX
价格:3 班币
-
倾听和回应:把话装进耳朵里(附教案和视频)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倾听
格式:PPTX
价格:6 班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