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欺凌(教案)
VIP免费
拒绝校园欺凌
播放视频
各位老师,这是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全国各地又在
同时发生着多少我们不知道呢欺凌事件呢?这不是骇人听
闻,校园欺凌一直是我们学校重视的问题,欺凌无处不在
有可能我们班级就有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我们没有认真对
待或暂时没有发现。如果学生告状说某某孤立她,欺负她
你会怎么回答呢?现在请千万不要说“不用理他们,做你
自己就好,好好学习……”之类的话语了,有可能你这句话
就会把他们再次推入深渊。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我们那个
时代的样子,他们有智慧,有着比我们更高的情商和处事
能力,所以请重视微小的异常,有可能你就挽救了一个孩
子脆弱的心灵。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了解校园欺凌的特质
及类型,做到准确识别,避免让任何一个学生被欺凌,避
免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欺凌者。
一、校园欺凌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5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研究结果表
明,有 6.1%的中小学生表示自己经常受欺凌,32.5%的
学生表示偶尔会受欺凌。201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
的一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约 32%的儿童与青少年
在最近一个月至少遇到过一次校园欺凌行为。国内近期也
有研究调查表明,有 12.4%的初中生表示曾被欺凌,有
2.6%的初中生表示自己曾经欺凌过他人; 总体上有近
1/5 的学生都表示曾经卷入过欺凌事件之中。
二、教育部关于校园欺凌的文件
PPT 展示(2016 年、2017 年、2021 年)
2021 年4月6日,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
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写道:学校应该建立对欺凌的零
容忍机制,及时制止、及时干预、立即调查、不得隐瞒,
同时借助专业力量,建立起未成年人的保护屏障。
三、校园欺凌的定义
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
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
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
(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校园欺凌是一种在学龄儿童
中发生的、违背他人意愿的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伴随
着实际或认识到的权力不平衡,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
或有反复发生的可能性。
当然校园欺凌还发生在师生之间,今天我们主要讲述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欺凌。
四、校园欺凌的特征
校园欺凌具体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我们要高度重视,
不过分夸张,有效分辨学生之间的正常嬉戏打闹,用合理
的态度和方式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校园欺凌
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主观上的蓄意或恶意。
2、力量的不均衡性。欺凌者明显比被欺凌者有优势
(身体、心理、社会资源等),且被欺凌者无力反抗。
3、伤害的严重性。
校园欺凌的特点:PPT 现实
五、校园欺凌的类型
PPT 展示
肢体欺凌是最容易被发现的类型。然而除了肢体欺
凌外,言语欺凌也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发生
比例远高于肢体欺凌。另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社会
性的发展,欺凌的手段会变得更加直接和隐秘,更不容
易被我们发觉,例如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如果被欺凌
者受到多种类型的欺凌的伤害,他更加难以摆脱和克服
欺凌所带来的恐惧感。
六、校园欺凌中的角色
PPT 展示
1、什么样的学生易成为欺凌者?
欺凌者的人格特征
欺凌者的主要表现
2、哪些学生容易成为被欺凌者?
七、校园欺凌的影响
首先看一下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PPT 展示
欺凌事件不仅会给被欺凌者身体上带来伤害,更重
要的是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如果被欺凌者年
龄越小,受到的影响则会越深远。在受到欺凌后,被欺
凌者容易产生抑郁、挫败、孤独感,变得更加不自信、
更脆弱、更自卑,还有可能会产生社交障碍和学业困难,
进而出现厌学、辍学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选择自杀。
1、对被欺凌者的危害
(1)身心健康问题。躯体会产生头疼、胃痛、食欲不振、
失眠等生理问题。因为害怕被反复欺凌,他们一般采取消
极退缩应对方式,常处于恐惧、紧张和焦虑中,极易产生
抑郁、挫败、孤独等心理问题;因害怕遭报复,受欺凌的
学生往往不愿意告知他人,不愿对他人倾诉,而是自我压
抑、默默承受,久而久之会形成孤僻、自卑等消极人格特
征。
(2)学业适应困难。受欺凌学生缺乏基本安全感,为避免
再次受到伤害,他们往往远离某些场所,甚至出现厌学情
绪,进而逃学。因为情绪紧张、焦虑,上课时注意力不能
集中,导致学习困难,成绩不断下降。
(3)社会化障碍。被欺凌者往往倾向于内部归因,对自我
社交能力的评价较低。他们在同辈交往中往往被忽视、被
拒绝,会表现出行为退缩,阻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进
而影响其社会性的正常发展。
(4)攻击性行为。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很多欺凌者
原本是欺凌事件的受害者。这些学生由于长期受欺凌而积
累了很多负面情绪,这些情绪无法得到合理的释放转而通
过对外报复的方式发泄出来,从而形成了“被欺凌者”向
“欺凌者”的转换。
2、对欺凌者的危害
欺凌者往往只是逞一时之快,他们并不能从欺凌行
为中获得好处。研究表明,实施欺凌和被欺凌的学生都
有很大的自杀风险,且更有可能出现旷课、学习兴趣下
降、成绩退步等问题。因为欺凌者他们也会有一些心理
压力或内疚感,尤其是被动参与欺凌的学生,更容易出
现社会退缩、自信心下降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实
施欺凌的学生也更有可能进行犯罪活动。有研究表明童
年时期的欺凌行为可能在将来会转化为工作场所的性骚
扰、约会暴力、婚姻虐待、虐待儿童或老年人等严重行
为。
3、对旁观者的危害
大量研究发现,校园欺凌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局外
人”,每一个旁观者都是校园欺凌的参与者。大多数旁
观者面对他人痛苦能够产生同情心,但是为了自我保护
而选择无视或沉默不语。他们有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却没有做出道德行为,内心会产生负罪感,因而后续也
可能表现出心理问题,出现抑郁或社交场合中产生不安
全感,甚至为了排解宣泄而尝试毒品、酒精或做出其他
危险行为。
播放视频《校园欺凌》
推荐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少年的你》这两部电
影当时看得我真的是痛哭流涕,内心久久压抑不能自拔。
作为观影的我们感受都那么痛苦,更何况是被欺凌者呢!
所以请各位老师一定要重视欺凌问题。我们要快速识别
出可能受到欺凌的学生,在了解学生被欺凌或自己观察
到的校园欺凌现象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被欺凌者支持,
同时坚定地阻断欺凌现象的持续发生。接下来我们看一
些如何识别学生受到欺凌的线索。
八、校园欺凌发生的线索
PPT 展示
学生有时出于害怕、感到内疚、不想让别人知道等
原因,在遭受欺凌或者发现欺凌行为时不敢报告。如果
这时我们能够及时敏锐地发现学生受欺凌的线索,就能
即使干预,保护受伤害的学生,鼓励帮助受欺凌者重拾
安全感和信心。同时如果能够及时教导欺凌者重回正轨,
就能有效减少欺凌者更为严重的暴力行为。
除以上可以被观察到的明显信息外,我们也可以通
过学生的日常游戏内容、日记、作文、绘画和微信朋友
圈等了解学生的情况。
九、校园欺凌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当有学生对欺凌事件进行报告时,我们要有效回应。
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1、肯定学生对欺凌事件的报告
我很高兴你能把这件事告诉我,这说明你很信任我,
也很勇敢。
2、关心地询问事情经过
我非常担心你的情况,你现在怎么样?
和我说说当时有哪些同学参与了这件事情?
当时发生了什么?
这件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
3、确保学生的安全
类似这样的欺凌事件还在发生吗?
你和我报告这件事情会对你造成危险吗?
你怕被报复吗?
我可以帮你做些什么能让你感觉到安全?
这件事现在的情况有多严重,你能和老师说说吗?
4、“七要”“七不要”
PPT 展示
当发生欺凌现象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1)立即制止欺凌行为,分开参与的学生。
(2)检查受欺凌学生身体方面的受伤情况,把他转移到
安全的环境中。
(3)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稳定
学生的情绪。
(4)帮助学生心理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危机评估
及情绪疏导。
(5)上报学校,和学校老师们形成统一的干预计划,全
面保障学生的安全,避免类似欺凌事件的发生。
(6)若欺凌事件非常紧急或严重,可以打电话报警。
十、校园欺凌事件的干预
1、对被欺凌者进行干预。
(1)为被欺凌者提供心理疏导。其实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
也可以亲自与被欺凌者交谈,因为平时我们与学生的关系
要更亲密一些,便于更好地获得学生的信任。如果你感觉
自己无法胜任可以找心理老师共同协助。首先我们要先了
解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帮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
明确告诉学生“这不是你的错”。然后找心理老师评估欺
凌行为对受欺凌学生影响的严重程度,表达自己的共情和
理解,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理教师配合进行心理疏导,缓
解学生的恐惧、委屈、自卑感等消极情绪,以防日后出现
严重的心理适应不良和问题行为。
(2)帮助被欺凌者重获安全感。我们应向学生明确表达对
校园欺凌的“零容忍”态度,为受欺凌学生提供足够的关
爱和支持,并且告诉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为他们提
供资源和支持,他们可以信赖老师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
欺凌问题。同时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和互动,及时了
解学生的需要和变化,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向成人求助的意
识。
(3)提高被欺凌者的自护和防范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
方式帮助受欺凌者获得提高自信、拒绝欺凌的技能,让学
生了解应对欺凌的措施。
①教授利用一切资源的避免方法。
自我预防
②自信的表达。
告诉学生当别人不公正地对待自己或提出不合理要求
时,要勇敢地说“不”。可组织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假设中
进行练习,教给学生应挺直腰板,注视对方的脸,然后用
平静、坚定而强有力的语调大声地说出对方的名字,说出
不喜欢他们做什么事,并告诉他们停止其行为。
③寻找闪光点。
用“优势”的视角去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受欺凌学生
所展现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给予肯定。例如,可以鼓励学
生去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和任务,让他们在此期
间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的价值感;开展“我是最棒
的”“闪闪发光的我”等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纸上分别写
出自己的优缺点,并通过小组讨论找出自己更多的优点。
④角色扮演。
通过心理剧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欺凌为主题的剧本表
演中,组织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角色体验。在表演过
程中可以暂停,直接同观众进行交流。表演结束后,教师
和学生一起分别从被欺凌者、欺凌者和旁观者的角度进行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观看的感受,一起想想有哪些解
决欺凌的合理措施。
(4)加强多方位的力量援助。在对受欺凌者进行帮助的同
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同伴、家长的力量,获得更多的社会
支持。
①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包括同伴压力、群体交往、欺凌的
机制及后果、如何齐心对抗欺凌、如何支持被欺凌者等,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来增强学生的反欺凌意识和保护被欺凌
者的意识。
②创作合作学习的机会。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
动,例如以小组讨论、两人/多人合作、头脑风暴等方式,
加强学生的日常交往。
③获得父母支持。通过召开家长会,为家长提供与欺凌相
关的专业知识,促进家长对欺凌的了解和重视,获得家长
支持。同时鼓励家长主动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及时与教师
分享孩子的动态,协调父母和学校的合作关系。
(5)关注被欺凌者的长远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团体
辅导的形式帮助受欺凌学生提高社交能力,鼓励他们积极
参与社会活动,建立自我控制感。
①自我“推销”。组织学生通过绘制“人生成就树”的方
式发现自我价值,也可以组织学生以自我“推销”的方式
更好地展示自身优点。
②非语言表达。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沟通姿势、态度、语音
语调等,并进行练习,同时表达自己对于不同沟通方式的
感受。
③非暴力沟通。学会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合理地向别人表
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学会向他人提出请求并表达感谢。
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是批评、指责
1、观察。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感觉)到的有助
于(或无助于)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
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
想):
“我感到……”
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者某种具体的
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清楚的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有益的具体行
为。
“你是否愿意……”
例如:当我看到/感受到你对我的欺负等行为,我感到很痛
苦也很难过。因为我需要你能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友好地对
待我,你是否可以不欺负我呢?
温柔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提出要求。
2、对欺凌者进行干预
在经过调查,了解欺凌的实情后,我们要根据情况对
欺凌者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欺凌者自
身的经历和心理变化历程理解欺凌者行为背后的原因。对
于欺凌者的不合理行为,我们可以采取对应的惩戒措施让
欺凌者理解该行为的不当之处以及对应的后果;对于欺凌
者本身,我们还可以为其提供正面的支持和引导,帮助欺
凌者掌握更合理的问题解决方式。
我们对欺凌者的帮助重点应放在调整消极偏差的认知
上,教会他们更合理的人际交往策略。我们要引导欺凌者
走出“自我中心”的舞曲,认识到欺凌行为并不会提升自
己的形象;我们可以通过角色互换和共情的方式帮助欺凌
者感知别人的痛苦以及自己在实施欺凌行为时内心的矛盾
和内疚感,鼓励学生在遭遇到挫折、委屈时,要避免敌意
归因,学会冷静处理,采取非攻击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1)对欺凌者进行共情训练。
①对欺凌者可以问他几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问“你为什
么这么做”。例如:
A、当时发生了什么?
B、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想的是什么?
C、你这么做的时候有一些什么感受?
D、你觉得当你这么做的时候,XX 会有一些什么感受?
②如果被欺凌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可以整理成文字材料
让欺凌者阅读。如果没有,引导欺凌者思考和讨论,“你
认为 XX 的感受是怎样的?”“如果你处于 XX 的处境,也
被这样对待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等,引导欺凌者站
在被欺凌者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又或者直接进行主题班会,进行话剧表演。让欺凌者当扮
演者,找10 个同学给欺凌者贴标签,否定他,让他体验被
贴标签否定的感受。接下来教师肯定欺凌者值得肯定的地
方,让 10 个同学撕掉他身上贴的标签,对他身上拥有的优
点给予肯定。当欺凌者受到感染,真实地感受到自身行为
对被欺凌者的伤害时,让其当着全班的面,给被欺凌者道
歉。这种真实体会到的,会深有感触。最后班会课播放
《被骂的植物》,教育全体同学应该如何对待欺凌事件。
③可以问欺凌者“你打算做一些什么来弥补对XX 造成的影
响”或“之后你准备怎么做”,这个问题很重要,可以引
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以上提问,不要带有任何主观评断,而是引导学生自
己树立出事情真相,并且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的注
意力会从“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转移到“我的行为究竟
有何影响,我该如何弥补”
(2)帮助欺凌者学会控制情绪。部分欺凌行为来源于
情绪失控,主要是对自己的愤怒情绪缺乏控制、缺乏正确
的表达方式与处理方法。这时需要有针对性的情绪控制训
练来帮助欺凌者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
①告诉欺凌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成熟的表
现。让他们注意观察见到的幼儿,记录幼儿表达不满、愤
怒的方法,再和成年人表达愤怒、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对
比,让他们意识到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重要性。(可观察
视频资料)。
②可以让欺凌者回忆并描述自己上一次感到愤怒并伤
害他人的情境,教他们练习当感到愤怒时,默数 10 个数,
并告诉自己不要让外界因素控制我的情绪(愤怒)和行为
(欺凌)。
让他们列举出其他控制愤怒和发泄情绪的方式,引导
他们思考如何转移注意,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绪,使用不
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情绪。
(3)帮助欺凌者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和欺凌
者进行如下话题的讨论,帮助他们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起
责任。给他们提供被欺凌者和见到过欺凌事件的人的感受
并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记录:被欺凌的学生受到了哪些影响
他们是否能原谅欺凌过他们的人,为什么?被欺凌者和欺
凌事件的目击者如何评价欺凌者?你是否希望自己被这样
评价?
(4)在欺凌者意识到欺凌是错误的行为后,让他们订
立书面承诺,包括需要采取的行为、不能做的事情,如果
违背要受到怎样的惩罚和补救措施等。让欺凌者每天选择
一个固定事件,回顾自己的承诺,反思自己一天的行为,
对好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若违背承诺,则和他们一起
寻找违背承诺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实施惩戒并督促他们补
救。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原因时不能接受任何借口。
3、对旁观者进行干预。
(1)让旁观者意识到旁观的危害。向旁观者解释欺凌需
要同伴的关注才能持续下去,就像蜡烛需要氧气才能点
燃一样。对欺凌事件的旁观和不作为其实是对欺凌的纵
容,而停止旁观就像拿走蜡烛周围的氧气,可以遏制或
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2)告诉旁观者要拒绝加入欺凌行列。告诉旁观者当他
被朋友、同学施压要求一起实施欺凌时,他可以这么说:
A、请不要把我算在内。
B、我不想欺负别人,这么做是错误的。
C、谁都没有权利欺负别人,我不会这么做。
D、我不喜欢欺负人,我不想这么做。
E、如果你被欺负,你也会难过吧?我们不要做让别人难过
的事,我不想你这么做。
F、你是我的朋友,我不想看着你做错事,至少我不想这么
做。
(3)鼓励旁观者向欺凌者说“不”。让旁观者确保
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告诉欺凌者他们这样做是错误的,
需要立刻停止欺凌行为。可以这么说:
A、离他远点,这么对他是不对的。
B、都散了吧,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呢,欺负别人可不是
有趣的事。
C、你说我朋友,你不可以这样对待别人,请你停下来。
D、如果你继续这么做,老师会找你谈话的,赶紧停下
来吧!
E、你这样做是违法的,我可不想被拘留。
F、班任很可能知道这件事情,后果很严重,小心你会被
处罚,快点停下来。
G、我觉得你其实并不坏,如果你现在停手,也是在帮
助你自己,大家反而会更佩服、更欣赏你的。
(4)教旁观者对欺凌者给予支持。
①营救被欺凌者。如果带着这被欺凌者离开,可以对
被欺凌者伸出胳膊,挽着他离开:“我找你有事,你来一
下。”
②安慰被欺凌者。欺凌事件发生后,要陪伴和安慰受
欺负的同学:“我知道你难过,发生这种事情我也很难
过。”
③引导旁观者寻求其他力量的支持。当遇见超出自己
解决能力范围的情况,提醒旁观者,应根据不同的欺负情
节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打架等欺负行为可能会危害到自
身安全,最好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告知学校老
师、家长或当即报警,通过寻求信赖的、更有力量的成年
人来帮助制止欺凌行为的发生。
声明:由于班主任教研资料网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
-
幸福在我身边VIP免费
2025-11-02 1 -
遇见赞美,让心花怒放(附视频)VIP免费
2025-11-02 1 -
挖掘优点,助我乘风破浪VIP免费
2025-11-02 0 -
赞美的感觉真好VIP免费
2025-11-02 0 -
和老师做朋友VIP免费
2025-11-02 0 -
人际交往:有话好好说(附教案)VIP免费
2025-11-02 1 -
人际交往:开出友谊的新花朵(逐字稿,附板书)VIP免费
2025-11-02 2 -
倾听:请你认真听我的声音VIP免费
2025-11-02 1 -
人际交往:增强人际吸引力(逐字稿,附板书)VIP免费
2025-11-02 3 -
倾听和回应:把话装进耳朵里(附教案和视频)VIP免费
2025-11-02 3
作者:海市蜃
分类:班会(日常)
价格:2班币
属性:17 页
大小:288.79KB
格式:DOCX
时间:2025-11-03
相关内容
-
人际交往:有话好好说(附教案)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人际交往
格式:PPTX
价格:6 班币
-
人际交往:开出友谊的新花朵(逐字稿,附板书)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人际交往
格式:DOCX
价格:3 班币
-
倾听:请你认真听我的声音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倾听
格式:PPTX
价格:5 班币
-
人际交往:增强人际吸引力(逐字稿,附板书)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人际交往
格式:DOCX
价格:3 班币
-
倾听和回应:把话装进耳朵里(附教案和视频)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2
标签:倾听
格式:PPTX
价格:6 班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