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成长的“见证者”(教案和学案)
VIP免费
成长的“见证者”
【设计思路】
生活总是五味杂陈的,有收获有喜悦,也有困难和挑战,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
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
情绪状态。挫折存在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对于学生来说,挫折意味着什么?这是个什么味
道,它什么时候会来?我们可以共同来探讨。
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互动。以视频导入课程,引出
课程主题——挫折。本节课只有一个主体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与挫折“小蓝孩”进行对话,从而
达到外化挫折、了解挫折深入体会挫折带给我们的成长。第二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分享与帮助,
从而引导同学们发现,刚开始,受到挫折的困扰的我们可能是受害者,但是现在我们通过外化挫
折,我们变成了自身成长的见证者,而且在小组讨论和同伴的帮助中,同学们也成为了一个个见
证者,点题,成长的见证者。
¦
【理论依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健全人格的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
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力等。抗挫折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化生存的需
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力,为学生将来成为更好的社会人打下基础。
亚当斯提出的挫折理论揭示了人的动机行为受阻而未能满足需要时的心理状态,并由此而导致
的行为表现。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特点,受到挫折后的行为表现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采取减轻挫
折和满足需要的积极适应态度;第二类,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是对抗态度,诸如攻击、冷漠、幻
想、退化等。
外化和局外见证人均是叙事治疗的技巧。叙事治疗通过“外化”的技术,实践如下基本假
设“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人与问题是分开的”,把人和问题分开。局外见证人团队则是透
过对来访者有意义的团队的见证,丰富来访则的生命故事,帮助来访者建立较期待的自我认同。
正念冥想,训练我们专注于现状正在发生的事情,体验当下,练习让自己对于发生的事情和当
下的情绪感知都能接纳,且不做任何评价。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虽然生活仍处于备受保护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然而在学习上正处于
小升初的决战期。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和任务的加重,以及青春期情感及身体的变化,遇到困境的
可能性大大增多,且不可预期。
当面对的挫折超过他们的认知范围和应付的能力范围,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灰心、沮丧,甚至
更严重的身心困扰。部分学生因为缺乏面对挫折的经验和战胜挫折的方法,而陷入了烦恼,产生挫
败感,不仅不利于身心发展,也影响到了生活和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是一项很重
要的工作,能够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获得成长。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挫折存在的积极意义
2. 技能与过程目标:能够区分挫折与自身,自己不是问题,能够外化挫折。
3. 情感态度目标:具备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并学会欣赏的态度面对他人的挫折。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外化挫折,正确对待挫折;欣赏和鼓励他人。
2. 教学难点:外化挫折,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过程】
课程环节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与理论
一、视频导入
(5 分钟)
观看日本小萌娃学习滑板的视频—引出挫折
1)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小萌娃发生了什么事情?
oh 他在学习滑板,他在不断地失误和失
败中,努力练习,最终完成了一些滑板的难度
动作对吧!
·他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在不断摔跤和失误中他有害怕惊吓的表
情,但在他完成难度动作后露出了最喜悦最发
自内心的笑容!
2)引出挫折,并点出成长的“见证者”:
我们可以看到,小萌娃年龄非常小,看得
出他真的非常喜爱滑板这个运动,在那么多次
的跌倒里都没有放弃,这是他的家人给他拍的
视频,我相信他以后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感触
肯定非常深,因为这个成长的见证不仅有他的
父母、还有他自己。甚至还有在做的看过视频
的每一位同学。
设计意图:
1)以小孩练习滑板的视频作为
导入,引发学生们对于不断试
错从失败中成长的思考,进而
引出我们生活和经历中的挫
折,为后面的挫折介绍部分做
铺垫。
2)其次,通过在挫折中成长的
观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成
长的“见证者”》,抛出一个
线索,激起学生对于生命中最
重要的其中两个见证者的兴
趣,为后面的 两 种见 证 做 铺
垫。
二、展开环节
(5 分钟)
1)认识挫折的概念:
朱智贤将“挫折”定义为:个人在进行有
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而
受到阻碍,进而导致个人的需要难以满足时产
生的情绪体验。
2)挫折来临时,我们的内心:
我 们 可 能 会 产生 紧 张 、愤 怒 、灰心 、 沮
丧、躲 避 、焦 急 或 攻 击 等 情 绪 反应 。 ( 胡
琪,2021)
3)挫折到底是好是坏呢?
那么 同 学 们 ,你们经历 过 什 么 样的 挫 折
呢?可能也是如课前小朋友一样在学习某项技
能的过程中经历的失败、也许是曾经与某位好
设计意图:
1)通过简单认识挫折的基本概
念以及挫折来临时我们内心可
能会有的情绪体验,了解到我
们的反应和感受一般情况下都
是正常的,正常化一些负面的
情绪体验。
2)了解挫折是常见的,抛出一
个挫折到底是好是坏的问题让
学生思考,并给出一个课前的
小调查,引发思考。
3)在认 识 了挫 折 是 常见 的 之
后,老师希望这节课大家都可
友关系破裂带来的挫败、也有可能是一些比赛
和竞选项目带来的失误和落选等等。其实挫折
是成长中常见的,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这
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那么老师想问问,挫折
无处不在,那么挫折到底是好是坏呢?老师在
课前做了小调查,同学们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认
为挫折是好的,三分之一认为挫折是坏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挫折,认识这
位“挫折小蓝孩”,看看能不能和他成为好朋
友。
以尝 试 着和挫折对话做个朋
友,并介绍今天的挫折“小蓝
孩”。
三、深入环节
(23 分钟)
对话:8分钟
赋能:12 分钟
总结:3分钟
一)与挫折“小蓝孩”的对话
1)相遇时的回忆:
回忆并详细记录一件遇到挫折的事件。你
好,我是挫折“小蓝孩”,请回忆一个你遇到
我的场景吧。
2)给“小蓝孩”取个名字:
3)当时,你的反应如何?你是怎么和我打
招呼的?
当时你的情绪体验和感受是什么,你是如
何应对挫折的?
4)教师引导:
在刚才的回忆过程中,肯定有些同学会冒
出不太舒服和不太愉快的体验和感受,这是非
常正常的, 因为挫折总是伴随着不 舒服 的体
验,但只要大家写出来了,能够和他平静的对
话,那么现在的你就是过去挫折成长后的见证
者。成长的见证最重要的见证者其实就是我们
自己!
二)迎着管探路——小组赋能过程
(欣赏、尊重、保密、用心体会的原则)
1)传递挫折故事:
小组内互相传递挫折故事,并思考如果你
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2)携手同行,互助成长:
为组员思考对策,并给予帮助和鼓励。每
位同学必须得到2 位组员的鼓励或建议。
3)吸收能量,迎光前行:
拿回自己的学习单,感受同伴力量,再次
设计意图:
1)与挫折“小蓝孩”的对话部
分是基于叙事疗法中外化和局
外见证人的辅导技巧。叙事治
疗通过“外化”的技术,基本
假设认为“人不是问题,问题
才是问题,人与问题是分开
的”,把人和问题分开。局外
见证人团队则是透过对来访者
有意义的团队的见证,丰富来
访则的生命故事,帮助来访者
建立较期待的自我认同。
2)在传递挫折故事的时候同学
们可能都会发现自己和同伴类
似或完全不一样的故事,会感
受到原来我们都一样,“困难
并不止降临在我的身上”,或
者我们原来那么不一样,我们
的有着多种多样的挫折经历,
而且能够赋予自己能量,例如
“同学经历了那样的挫折都可
以恢复能量,这很激励我”。
理论依据:
引起挫折的刺激物即挫折源可
摘要:
展开>>
收起<<
成长的“见证者”【设计思路】生活总是五味杂陈的,有收获有喜悦,也有困难和挑战,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存在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对于学生来说,挫折意味着什么?这是个什么味道,它什么时候会来?我们可以共同来探讨。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互动。以视频导入课程,引出课程主题——挫折。本节课只有一个主体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与挫折“小蓝孩”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外化挫折、了解挫折深入体会挫折带给我们的成长。第二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分享与帮助,从而引导同学们发现,刚开始,受到挫折...
声明:由于班主任教研资料网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作者:生龙活
分类:班会(行为)
价格:3班币
属性:7 页
大小:76.85KB
格式:DOCX
时间: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