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emo:烦恼消除计划(教案和学案)
VIP免费
拒绝 emo:烦恼消除计划
【活动理念】
情绪 ABC 理论的创立者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导致情绪困扰的
11 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或糟糕至极。艾利
斯认为,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
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
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因
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
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
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中学阶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学生的情绪、交往、性格等
等都会发生微妙的或是急剧的变化。中学阶段学生情绪体验特别强烈,富于激情,而他们意志
能力的发展又不够完善,容易在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后产生各种烦恼。究其原因,与学生自
身的不合理信念不无关系。本课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觉察和
发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并学会借助一定的方法,通过练习转变不合理观念,从而培养良好
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烦恼产生的原因,不合理信念的特点,了解转变不合理信念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学会觉察自身烦恼背后的不合理信念,通过实践和练习掌握不合理信念的转变
方法,从而消除烦恼;
3. 情感目标:明白烦恼产生的根源,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通过转变不合理信念,培养良好的
心态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活动准备】
课件 PPT、相关视频和音频、活动任务单、便签纸、一个纸盒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烦恼产生的原因(ABC 理论),不合理信念的特点
难点:不合理信念的转变方法
【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emo 来了
1. 诗词填空
PPT 上呈现,几句耳熟能详的的名言或诗句,同学们快速抢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
师:同学们很棒,又快有准地说出了答案。但是最近老师在网上看到一些网友的自创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emo”“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emo”“不在沉默中爆发,就
在沉默中emo”……不知道从何时起,网上关于 emo 的金句层出不穷。同学们,你们会 emo
吗?你觉得emo 是什么?
2. 关于 emo
夜深人静时,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 emo 状态,感叹人生不易;内心空虚时,有人默
默打开音乐软件边听音乐边看评论,独自疗伤;闲暇无聊时,有人刷起短视频,被深情的音
乐和文字勾起深埋于心底的回忆……
emo 到底为何物?播放视频《emo 是什么》
emo,网络用语,有“丧”“忧郁”“伤感”“颓废”“抑郁”“消极”等多重含义。它
是emoonal 的缩写,原词翻译是情绪硬核或情绪化硬核。
师:emo 实际上就是人的情绪表现,这背后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烦恼息息相
关。
二.团体转换阶段:emo 的前世今生
1. 你emo 过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请同学们在便签上写下目前最让你困扰
的事。想一想自己备受困扰的原因是什么?(不记名)可邀请部分同学分享。完成分享后将同
学们的烦恼便签收集上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盒里。
师: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emo?心理学家对此有着不一样的解读。
2. 情绪 ABC
情绪 ABC 理论提出者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
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 ABC 理论的基本观点。A
代表诱发事件(Acva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 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
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 C,A与
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 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
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著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
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 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
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
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
应的直接原因。
3. 不合理信念
呈现课前调查同学们提到的 emo 事件及其想法,邀请同学们分析这些想法不合理的地方
在哪里?教师随即点出这些不合理想法的心理学标签:非黑即白、任意推断、过度概括、个人
化、情绪推理、乱贴标签、完美主义、心理过滤。
非黑即白:“这次考试没考好,我是个彻头彻尾的loser。”
任意推断:“他今天看起来不高兴,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
过度概括:“被ta 拒绝了,我以后交不到任何朋友了。”
个人化:将一切不幸、事故或别人的过错全部归到自己身上。例如:“爸妈吵架,是我的
原因,怪我不好。”
情绪推理:“我觉得很失望,所以我的问题完全不可能解决。”
乱贴标签:“我是个笨蛋”、“我太垃圾了”
完美主义:对自己设定过高的标准,认为只有完美才能接受,对任何小瑕疵都感到不可
容忍。例如:“如果我不能做好,那干脆不如不做了。”
心理过滤:忽略积极的信息,只关注负面的细节,例如:“老师让我再改进改进,说明
我的表现很差,其他人的积极反馈都不重要。”
师:我们每个人都会对他人或自己的言行进行解释,这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归因,因为
日常生活里经常这样做,会形成相对固定的看法、观念以及思维、情感上的心理倾向,因为很
多原因,我们的看法和观念会有偏差,这是造成我们痛苦和现实生活不如意的根源。
情绪 ABC 理论的创立者艾利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导致情绪困扰的
11 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或糟糕至极。
1)绝对化要求。
对事物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必定
不会发生。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
2)过分概括化。
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一方面是个体对其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常凭自己对某一事物所
作的结论来评价自己做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导致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产生焦虑和
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哪里都不好,这会
导致一味地责备别人并产生敌意和愤怒情绪。
3)糟糕透顶。
认为某一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糟糕或灾难性的后果。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
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有可能比之更坏的情形发生,也有可能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百分之百糟糕透顶的。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是我们的固有认知,行为
经验导致了对一件事的负情绪扩大化,泛化,从而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负面扩大连锁反应。
4. 不合理信念自我检测
这里是一个小测验,是为了找出你的不合理信念。请你认真阅读下面提出的 11 个题目,
并记录你的答案。
有道理说不清无道理
1.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许。1 0 -1
2.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对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与制裁。
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将是可怕的。
5.不愉快的事情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自己不能控制与支
配。
声明:由于班主任教研资料网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
-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VIP免费
2025-11-03 0 -
心理委员养成记2: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VIP免费
2025-11-03 0 -
心理委员培训:自我成长与团队建设(讲稿和测试)VIP免费
2025-11-03 0 -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心育委员培训VIP免费
2025-11-03 0 -
“心”光闪闪 ,温暖童年:心理委员培训VIP免费
2025-11-03 0 -
学生骨干培训:朋辈、心委、班长工作成长指南(第一期工作职责)VIP免费
2025-11-03 2 -
心中有光 照亮自我:心理委员自我关爱(附教案和学习单)VIP免费
2025-11-03 2 -
心理委员选拔须知(模板)VIP免费
2025-11-03 1 -
宿舍心理委员培训会议VIP免费
2025-11-03 1 -
心理委员培训资料VIP免费
2025-11-03 1
作者:顾小失
分类:心理健康
价格:4班币
属性:12 页
大小:221KB
格式:DOC
时间:2025-11-02
相关内容
-
学生骨干培训:朋辈、心委、班长工作成长指南(第一期工作职责)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3
标签:学生
格式:PPTX
价格:6 班币
-
心中有光 照亮自我:心理委员自我关爱(附教案和学习单)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3
标签:心理
格式:PPTX
价格:7 班币
-
心理委员选拔须知(模板)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3
标签:心理
格式:DOCX
价格:2 班币
-
宿舍心理委员培训会议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3
标签:心理
格式:PPTX
价格:4 班币
-
心理委员培训资料
分类:心理健康
时间:2025-11-03
标签:心理
格式:DOC
价格:2 班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