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了拍幸福:嘿,你好:寻找平凡里的小幸福(教案)
VIP免费
我拍了拍幸福:嘿,你好!
——寻找平凡里的小幸福
【适用年级】
七年级
【辅导理念】
积极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将人的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心理
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初中阶段的孩子的生活体验较多受感性支配,不少孩子在
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和日常中的负性事件时,常常感叹生活单调乏味,感觉
不幸福。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事件里捕捉幸福的感觉,并学会
平衡正负性感受,从而增强孩子的幸福体验,提升生命的价值感。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的指导思想,以发
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导向,在初中阶段侧重“积极情绪的训练”。
【辅导目标】
1.理解幸福并不是消灭烦恼和痛苦,而是在正负性感受中达到平衡。
2.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增强幸福体验。
3.掌握在平凡日常中提升自己幸福感的方法。
【参考教材】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圳专版)》
【学生活动前准备】
1.课前采访:你觉得幸福是什么?你最幸福的一件事是?
【辅导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活动《抓幸福》(设计意图:引入主题,活跃课堂氛围)
1.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围成一圈,左手掌朝下伸向左前方,右手掌朝下伸向右前
方。当听到“幸福”二字时同学们需要迅速用左手拍左侧同学的手掌,同时也要
迅速的将自己的右手掌缩回,不要被右侧的人拍到。
2.学生分享感受:
3.教师总结:游戏里的幸福触手可及,我们也比较容易就抓住了,那在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如此敏锐发现幸福并且抓住它吗?
二、团体转换阶段:感受“小福的一天”的幸福(设计意图:代入体验,感受日
常)
1.设身处地代入体验《小福的一天》
早上闹钟响了三遍,我醒了。我准备出门,妈妈说下午有冷空气,让我多带
一件外套。我说不用带了,妈妈就说我不听话。出了家门,电梯刚好到。路上遇
上好几个红灯。从校门口一路小跑到教室,铃声刚好响起。交作业时我发现昨晚
写到 12 点的作文写作文忘在家了。第三节数学课,小福一看发下来的试卷:80
分,扭头一看同桌的分数:93 分!课间小明主动来找我出去玩,我想起昨天他
当值日班长时,扣了自己 2 分。下午的英语课上我一点都听不懂语法。我课间收
到好朋友送的礼物。放学时,冷空气真的来了,我冻得发抖,语文老师信任我,
听了我的解释,作文明天再交。小福觉得这一天过得···
如果你觉得小福此刻的体验是幸福的,就在幸福蛋糕上加点糖(画个圈),同时
大声说“耶”,如果你觉得他此刻的体验是感受不到幸福的,就在蛋糕上加点盐
(画个×),同时大声说 NO。
总的来说,小福这一天过得?
小组内交流:互相对比一下各自的幸福西饼,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享:
教师总结:同一事件,不同的同学的幸福体验也不同;同样一天,不同的人总体
幸福感受也不同;当我们体验到的幸福次数足够多,或者幸福程度足够高时,我
们会觉得很幸福。
三、团体工作阶段:怎样提升幸福体验(设计意图:分类讨论,提炼方法)
1.小组讨论
(1)找找哪些事件是大家普遍觉得幸福的,哪些事件是有人觉得幸福的,哪些
事件是普遍感受不到幸福的,请标注出来。
(2)针对这三类事件,我们分别可以怎么做提升自己的幸福体验?
2.区分三类事件并举例
A 类事件
B 类事件
普遍觉得幸福的
有人觉得幸福的
例:好朋友送我礼物
例:早上闹钟响三遍,小福醒了
C 类事件 普遍感受不到幸福的 例:昨晚写到 12 点的作文忘记带了
3.师生互动:针对这三类事件,我们分别可以怎么做提升自己的幸福体验?
A 类事件:普遍觉得幸福的
教师:A 类事件也即我们常说的小确幸,生活中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吗?
全班分享:
教师概括:A 类事件我们需要收集记录,积累幸福。
B 类事件:有人觉得幸福的
教师提问:为何有人觉得幸福,有人觉得不幸福?
学生分享:对幸福的感知不同、对幸福的定义不一样、
教师出示两歧图并讲解: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声明:由于班主任教研资料网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作者:谈笑风
分类:心理健康
价格:2班币
属性:4 页
大小:1.64MB
格式:DOCX
时间:2025-11-01

